新闻发布会

您现在的位置: 政民互动 > 新闻发布会 > 列表

2020年包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新闻发布会

来源:包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发布时间:2020-09-16 访问量: 【字体: 视力保护色: 返回上页

image.png

2020年包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新闻发布会

包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0年9月16日)


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同大家见面,介绍202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工作情况。首先,我代表市住建局,向参加发布会的各位记者朋友表示诚挚的欢迎,对大家长期以来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向大家介绍市住建局2020年重点工作、民生工程开展情况:

        今年,市住建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克难奋进、砥砺前行,住建领域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一、狠抓项目建设,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位

按照适应发展、适度超前的建设理念,通过多级路网统筹治理道路“堵点”,上下衔接系统排除城市“涝点”,精准建设消除设施覆盖“盲点”,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城市建设。按照市政府工作要求,今年我局组织实施城建重点项目43项,年内计划完成投资18.69亿元。截至目前,已开复工36项,预计10月底全部实现开复工,已完成投资8.47亿元。此外,为适应城市发展需求,根据项目推进情况,今年7月另新增项目5项,目前正在按计划推进。

目前,兵工大道西延(民族西路至阿吉奈道段)道路工程、南门外大街建设工程已完工;110国道、沼南大道、工业路改造工程、211省道4项工程预计10月底实现通车;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提质工程、园林绿化节水灌溉工程、北梁绿道工程正在收尾;4处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已全部完成,11处主城区积水点治理项目现已完成9处,剩余2处年底前完工。

二、坚决防范风险,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全力构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不断强化市场监管,优化市场结构,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全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持续向好。

一是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和支持企业共渡难关工作。制定了8类18项政策措施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向全市各房地产开发企业、中介机构和各旗县区住建局下发了做好售楼处和中介机构门店等经营服务场所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4个。疫情期间通过电话、微信日报方式,累计督查售楼部1462个(次);累计督查已备案房地产经纪机构511家(次)、分支机构6695家(次),房地产估价机构343家(次);累计督查各地区住建局落实疫情防控工作180个(次)。通过实地督查方式,累计检查售楼处及中介机构门店719家、4882处(次)。成功举办包头首届网上商品房展示交易会,历时一个月,共有26家企业的43个项目参展,共吸引了近40万网友点击,签约金额达5.6亿元,认购金额达10亿元。帮助企业促成交易,加快资金回笼,提振了市场信心和活力,全面加速了疫情后我市房地产市场的回暖。截至8月底,全市新建商品房累计销售面积已由2月底的同比下降55.95%,提升至同比下降4.32%。

二是实施房地产市场精准调控。牵头组织市自然资源局等9个部门,完成了《包头市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实施方案》、《2020年包头市新建商品住房发展计划》的拟定,经市政府专题会议审议通过并正式印发。根据2019年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结合国家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对我市2020年房地产市场进行研判,为各级领导、相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及时完成全市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分析、房地产市场监测报告等的编制。

三是坚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继续落实市住建局、市市场监管局《关于加强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备案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彻底解决新建商品住房销售明码标价备案虚高、价格管理形同虚设问题,从源头上引导开发企业合理定价,切实稳定市场消费预期。截至8月底,共办理完结60个新建住宅项目的价格备案工作。

四是持续推进新建商品非住房去库存。在完成对市本级及各地区2019年度新建商品非住房去库存工作考核的基础上,根据各地区2019年底新建商品非住房实际情况,制定了2020年对全市各旗县区房地产去库存工作的考核指标,压实地区主体责任,逐步形成我局抓推进、地区抓落实的层级管理机制。截至8月底,共对20个新取得预售许可的商品非住房项目进行现场调研。

五是强化房地产市场监管和整顿。印发了《包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0年房地产领域乱象整治方案》,采取日常巡查与专项整治结合的方式,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房地产领域乱象整治,截至8月底,累计检查售楼场所342处/次;累计查看项目施工现场370处/次;检查房地产中介机构689处/次;走访从事二手房业务个体工商户217处/次。累计接到群众咨询1910件,回复解答率100%;受理投诉举报96件,办结87件,办结回复率90.63%。

六是定期发布房地产市场信息,稳定社会预期。与市自然资源、统计、税务及全市各地区发改部门积极配合,定期发布权威信息,加强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宣传和解读,引导居民准确认识房地产市场形势,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树立理性消费观念,稳定社会预期。

三、坚持以人为本,完善城乡住房保障体系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突出住房民生属性,逐步构建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农村牧区危房改造、公共租赁住房、住房租赁市场等多渠道、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住房保障体系。

一是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截至目前,棚改安置房开工建设499套,开工率93%;保障性安居工程基本建成3075套,建成率100%;全市租赁补贴发放578户,超额完成全年任务目标。

二是积极改善老旧小区居住环境。今年计划实施老旧小区改造2.9万户,其中:2019年改造计划任务中正在实施项目23个、35.7万平方米、约0.41万户,计划投资0.16亿元,目前全部开复工;2020年全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48个、173.17万平方米、约2.49万户,计划投资2.77亿元,预计9月中旬全部开工;承担自治区城镇老旧小区完善提升类改造试点示范项目2个、10.5万平方米、1142户,预计10月底全部完工。既有住宅试点加装电梯(共40部)逐步推开,目前完成电梯订购28部(其中12部正在进行管线迁移、基础浇筑等工作),其余12部正在开展招投标等前期工作。

三是扎实推进农村牧区危房改造。全面落实《包头市农村牧区危房改造脱贫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重点解决农村牧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的住房安全问题。目前,土右旗实施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改任务全部完工,5个旗县区706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核验工作全部完成,实现了农村牧区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目标。

四、聚焦提质增效,扶持建筑产业升级壮大

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加快完善技术和标准体系,推动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引导建筑业企业升级增项、重组壮大,提高市场核心竞争能力。

一是积极扶持建筑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帮助28家企业申办和升级二级资质19项、3家企业升级一级资质7项、2家企业升级了二级总承包资质;鼓励本土企业在积极参与本地工程建设的同时,努力拓展外部市场。2020年上半年,建筑业产值完成136.6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加了18.94亿元,同比增长16.1%;区外完成产值102亿元,同比增长49.5%。

二是全面推广绿色建筑。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民用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2020年包头市绿色建筑发展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文件,建立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同步推进、协调发展机制;积极推广绿色建材,拓宽绿色建筑标准执行范围,强化绿色建筑从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监管,逐步形成以绿色建筑为特征的建筑模式。截至7月底,我市通过施工图审查的绿色建筑242万平方米,占新建建筑比例超过40%。

三是不断加强建筑行业监管力度。加强建筑市场诚信监管力度,持续深化“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平台”运用,累积发布各类诚信信息10932条,曝光企业不良行为182家(次);持续开展建筑工程质量提升和施工安全专项治理行动,严格排查整治工程隐患问题;加大各类建筑市场违法行为查处力度,重点查处未取得施工许可、图纸审查合格书、质量监督手续擅自施工等行为。截至目前,查办“建设项目未履行法定建设程序违规施工”行政处罚一般程序案件63起,罚款金额约425.5万元,建筑市场乱象有效减少,建筑业企业遵法、守法意识显著提高。

    五、深化改革创新,持续优化住建领域营商环境

树立营商环境就是竞争力、就是生产力的理念,综合运用改革思维,以实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为主线,一体推动并联审批、联合审图、联合验收等各项改革工作,全力营造住建领域更好营商环境。

一是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审批办理时间与数据上传时间间隔控制在10分钟以内,在全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评估评价中排名第一。积极推广实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电子证照化,今年8月颁发了首张施工许可电子证照,成为全区首家实现施工许可电子证照化的城市。

二是精简优化审批事项办理。全面梳理、精简合并,将建筑施工许可办事环节由7项精简至6项,申请材料由39件精简至19件,审批时限由24个工作日压缩至14个工作日,审批效率显著提升;优化商品房预售许可,将申请材料由23件精简至6件,办理时限由10个工作日压缩至4个工作日,同时出台了“履约保函”制度,优化了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制度,降低了审批门槛,减轻了企业负担。

         三是深化施工图审查改革。建立完善数字化审图平台,全面推行“多图联审、电子审图”,减少纸质材料报送,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优化报审流程,将报审材料精简至2项,同时在受理环节推行容缺办理,提前进行审图服务;出台《施工图审查告知承诺制管理办法》,通过实行承诺制提前办理施工图审查手续,提前发放施工图审查合格书,大幅缩减了施工图审查时间,截至8月底,已为165个单项工程办理了承诺制图纸审查手续。

六、构建宜居环境,统筹推进污染防治攻坚

        一是全力解决水污染控源截污问题。老旧管网改造、主城区积水点治理、市区雨污管网智能探测及修复等7项涉水工程已全部开工,累计铺设污水管线6.2公里、雨水管线9.8公里、再生水管网5.2公里;严格开展排水许可办理审批工作,累计发放办证通知2000余份,提供电话、窗口咨询服务200多例,通过材料初审70户,其中39户已发证,其余31户正在有序安排现场勘察;扎实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建设,不断巩固提升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实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项目5项,目前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已完工,其余4个项目正在全力推进。

        二是扎实推进居民燃煤散烧治理。在统筹协调市四区、稀土高新区对64个村(片区)进行实地踏勘的基础上,按照“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热则热、宜煤则煤”的原则,编制印发了《包头市居民燃煤散烧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由市住建局、生态环境局、工信局分别牵头实施。截至目前,由我局牵头督导的“煤改气”和热电联产集中供热项目共涉及42个村,已全部开工。其中“煤改气”35个村,计划改造31621户,现户内挂表7295户,累计敷设埋地及架空管网47.41万米;集中供热改造7个村,计划改造7430户,现接入2020户。

        三是全面压实扬尘污染防控责任。严格对照“六个百分百”扬尘污染防控措施各项要求,对全市174个在建项目(其中市政项目25项,房建项目149项)进行清单式动态管理和拉网式全面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安排专人跟踪督促直至整改到位,特别针对建筑工地土方开挖、主体施工、基坑回填、场区绿化等易产生扬尘的施工节点,加大检查力度和频次。经过动态监管,全市在建项目基本实现“六个百分百”全覆盖。

 

 


作者:包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